close

IMG_4662s.jpg假日久未出現的陽光終於在今天現身。氣溫25度,天很藍,陽光燦爛,終於說服媽媽去騎淡水河──媽媽口中說的那條「紅樹林站外面的車道」。

   

 

 (竹圍段的懸空車道)

 

   

 

我想我有同德社區照片強迫症。因為住在這裡,既然每次都從家裡出門,所以拍社區也成了一個習慣。

社區裡老鐵窗與頂樓花園  
IMG_4636fs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公寓房子形形色色的雨遮

IMG_4637-1s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

 

陽光好燦爛~

IMG_4639s.jpg

臭菊上的翩翩蝶影         IMG_4640-1s.jpg

福德廟這三岔路口撒了一片波斯菊 IMG_4642s.jpg

 石牌捷運站前石牌路上也有波斯菊花圃  IMG_4643s.jpg

媽媽怕她騎到一半會騎不動,所以我們選擇從關渡騎到淡水,這樣若出問題可以在中途改搭捷運。本來想一人一台車。但媽媽試車後發現她沒辦法上下車──她只會50年前老鐵馬的後繞圈上車法: 站在車的左側用左腳踏踏板,奮力一踏之後,右腳在車後面繞一個圈跨坐上去。但現在的淑女車越野車不好這樣上車。放棄淑女車後我們站在租車店前沉吟甚久,最後決定試試協力車。這時候我們已經從第一家車店換到第二家。協力車我本來不考慮,因為看起來笨重難以控制,而且騎起來似乎比越野車會花費更多力氣。我們在關渡捷運站出口第二家『有你真好』試了兩種協力車,最後發現一種車型騎起來算穩,再請老板娘把座位調高後,我改變了原先的想法: 因為如果能達到帶媽媽看看淡水河兩岸風光的目的,享受水岸的藍天、陽光與清風,值得冒險嘗試看看。爽快地按定價付了車資後就出發了。現在這兩家車店已經不漫天喊價就地還價,價格統一為一台車一百元。甲租乙還每輛車150元,協力車甲租乙還為200元,以上皆為假日價,時間皆不限。

繞進關渡自然公園,在綠意盎然的紅樹林邊騎乘 IMG_4649fs.jpg


關渡自然公園位置圖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來到關渡碼頭附近,淡水河岸出現廣大的溼地。水筆仔稀稀落落,但招潮蟹卻是大大繁衍。 IMG_4650s.jpg  

這張放大圖可看出招潮蟹繁殖的密度--整片濕地都是這樣。也許因為保護色,讓他們得以躲避水鳥的捕食。IMG_4651fs-.jpg   

關渡碼頭公園 IMG_4653s.jpg

關渡碼頭公園IMG_4655s.jpg

推車上關渡大橋。遠處高地有可能是以前關渡象鼻位置所在,也是淡水河下游最窄處(寬度僅一公里多)。現在上面有馬偕護校、拿撒勒人神學院,一個公園,跟幾個高壓電塔。IMG_4656fs.jpg

背景為關渡碼頭。過了干豆門往上游走(遠處背景),在關渡與蘆洲之間,也就是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之處的水域異常廣闊,上次從蘆洲搭公車到觀音山時發現東側一片蔚藍水面非常壯觀。在地圖上計算寬度為4.8公里,比淡水河口最寬闊處(淡水油車口至八里)還寬一百米。IMG_4667-1S.jpg

捷運淡水線、自行車道,及關渡大橋上引道
IMG_4661s.jpg

黃昏的車影交錯IMG_4662s.jpg

這片紅樹林看似廣大,但跟紅樹林捷運站與關渡自然公園外的比較起來只是個小case。IMG_4663s.jpg

關渡高地的別墅IMG_4664FS.jpg

從大度路進來的車潮IMG_4665S.jpg

自強社區高地,有觀音山景的大樓住宅,比紅樹林早開發很多。不過尷尬的是,與其遙遙相對的,是八里五股之交北台灣最大(也許是全台灣最大)的山坡墳場。IMG_4666S.jpg

竹圍段的車道IMG_4668S.jpg

給他自拍一下
IMG_4669S.jpg

竹圍段回望關渡大橋
IMG_4672s.jpg

竹圍段望向紅樹林。這裡的溼地尚未被水筆仔佔滿,不知原因為何?
IMG_4674s.jpg

家人在溼地邊同賞觀音夕照
IMG_4675s.jpg

紅樹林的高樓群
IMG_4676s.jpg

車道風情I (仍在竹圍段)
IMG_4679s.jpg

車道風情II
IMG_4680s.jpg 

淡水鼻頭街附近。小河的民生廢水污染嚴重。中間看起來有些歷史的水上人家高腳屋。右側牆內為古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。
這裡有兩篇較深入介紹水上人家的文章: http://blog.xuite.net/andy8/camera/35038652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8/4/3/n2068866.htm
根據中原大學資料顯示,住在高腳屋內的是民國50年來台的老榮民,第一棟高腳屋是1988年才開始蓋的,是來自廣西的榮民依照記憶中家鄉蜑民居住方式蓋成。
IMG_4685s.jpg

高腳屋位置圖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高腳屋與背後海揚新社區形成強烈對比。根據兩篇作者的訪查,發現高腳屋內還有人居住。
IMG_4686fs.jpg

嘉士洋行倉庫,即將於2011.11.4開放
IMG_4689s.jpg

古蹟現由淡水社區大學使用
IMG_4690s.jpg

剛好遇上淡水落日。細看發現八里落日附近風箏滿天。
IMG_4691fs.jpg

IMG_4691fs-.jpg

日落後,天色尚亮。捷運站外現在闢為舢板停靠區。可能是因為河濱步道口向河外側堆出一個大公園,原先停在那裡的小船就移過來了。
IMG_4696fs.jpg

遠處可見人潮洶湧的吃東西街
IMG_4697s.jpg

河港暮色
IMG_4700s.jpg

在新堆出來的與河爭地大公園試著跟拍遊船。這艘淡水河遊船與渡輪外型不同。
IMG_4703s.jpg

吃東西街(原先的河濱步道)
IMG_4706fs.jpg

無雲的落日,沒有彩霞,卻有霞光滿天,映照在華燈初上的水面。
IMG_4712fs.jpg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milo 的頭像
    remilo

    Planeur et Sous-marin

    remi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